1.2022年大同出租车的油补是多少

2.煤价为什么会降价!

3.长期煤炭价格上涨对今后中国经济运行有什么影响

4.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大同油价调整最新消息_大同油价调整最新消息表

这个春天,如春笋一般疯长的,无疑是油价了。

就像蝴蝶扇动翅膀产生蝴蝶效应一样,俄乌战争的阴云,最终还是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油价一路飙升,92号汽油直逼9元大关,95号看情形,也有着往10元发展的趋势。飞涨的油价带来用车成本的增加,进而势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车意愿,所以一直有个说法:油价是汽车行情的晴雨表,可见这一次,每个车企都将被迫面临一场大考。

长安欧尚汽车敏锐的察觉到市场痛点,及时推出“豪掷6000万升油补,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政策,把切实的利益给到消费者,为有车生活加油,为旗下热点车型——欧尚X5、欧尚X7PLUS的销售开启神助攻!

销量担当欧尚X5,油礼助力,热爱不减

我们都知道,10万级SUV市场向来是车圈竞争最为激烈的板块之一,而欧尚X5却能在其中以黑马之势火爆出圈,成为万千年轻用户的热爱之选。是什么让它能够成功树立起10万级新运动SUV的价值新标杆?在这油价飞涨的4月,它又靠什么延续爆款之势、维持“销量担当”的称号?就让我们一起来围观欧尚X5“放大招”!

塑光外观,动感潮流。欧尚X5用全新“塑光”美学设计,打造极具潮流动感的车身外观,满足年轻人对运动潮流的追求,也为运动型SUV引领了新的设计潮流。

蓝鲸动力,澎湃。欧尚X5搭载全新蓝鲸NE1.5T发动机和蓝鲸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以“后浪”精神,辉映年轻一代身上那股向上的劲头,为他们带去荷尔蒙迸发的动力体验。

全新智能,便捷趣享。欧尚X5搭载全新Onstyle3.0智能生态系统,全面迎合年轻人对用车生活的需求与特征,为他们带去快速、聪明、简便、愉悦的智能新体验。

十万价位,越级享受。欧尚X5致力带给用户超越预期的价值享受,那就是:别人没有的,欧尚X5标配;别人不给的,欧尚X5标配;别人加价的,欧尚X5标配。

油礼助力,热爱不减。眼看着油价上涨,为了不负每一位用户对欧尚X5的热爱,欧尚X5带来了“豪掷6000万升油补,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优惠政策,5大活动,6000万升油礼助力,让年轻的用户们没有后顾之忧,尽情热爱,放心购车!

欧尚X7PLUS,为信心加油,无论何时,当红不让

作为长安欧尚汽车旗下的另一热点车型,同时也是长安欧尚品牌首款PLUS旗舰产品,欧尚X7 PLUS自上市以来,销量和口碑齐飞。面对这次的行业大考,它同样将以全面进阶的产品力和诚意满满的,诠释当红当自强的自信实力!

新自然美学设计,感知自然之美。欧尚X7 PLUS用全新“新自然”美学设计,打造当红大美外观,满足人们在生活中对美的更高追求。

新一代蓝鲸动力,能跑会省。欧尚X7 PLUS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 高压直喷发动机和和蓝鲸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这款发动机除了拥有强劲的动力性能,还有着高效燃油系统,省油性能相当出色,又能跑还会省,简直居家必备。

智能全面进阶,便捷一路随行。欧尚X7 PLUS在全场景OnStyle3.0+智控车机系统的加持下,智能配置全面进行,实现更极速灵敏的响应、更人性化的思维交互、更安全的智能驾驶、更丰富的功能。

十万价位,越级享受。欧尚X7 PLUS作为一款10万级SUV,拥有“5大行业领先、5大同级领先,5大行业首创,5大全系标配”的高价值配置,致力带给用户超越预期的价值享受。

为信心加油,当红不让。为打消用户的购车顾虑,欧尚X7 PLUS也带来了“豪掷6000万升油补,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的活动优惠,5大活动,6000万升油礼,为信心加油,让每位用户都能无忧购车,享受更加美好的用车生活!

6000万升油补,是真豪,也是对消费者的真爱

一直以来,长安欧尚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致力践行“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是客户付出成本的两倍”这一极致价值理念,除了为用户带去更好的产品,还要为用户提供更优的服务、更多的。

不断上涨的油价,让有车用户的生活困阻重重,也影响了潜在用户的购车欲望,困难面前,欧尚汽车洞悉用户痛点,毅然推出“豪掷6000万升油补,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活动政策,让广大消费者又重新燃起了对用车生活的向往。不得不说,欧尚汽车这一次是真的豪气十足,同时这也体现出了欧尚汽车对消费者是真的体贴关爱。

如果您还在顾虑于油价,对购车望而却步时,欧尚汽车的6000万升油补一定是不二之选,并且还有欧尚X5、欧尚X7 PLUS两款超值座驾供您选择,抓住4月好时机,畅快用车就现在!

5大活动

零息购车:下订即享至高7000元贴息 5万36期零息。

到店红包礼:到店看车可抽至高88元现金红包,100%中奖。

订车送油礼:下订即享受至高4000元现金油卡。

千万油补礼:下订即有机会获得1万元现金油补,下订越早抽奖机会越多。

试驾立得:到店试驾即得价值68元礼品。

2022年大同出租车的油补是多少

主要还是煤炭整合力度加大...各投行认为经济走出低谷.煤炭供需不平衡..看好煤价继续上涨等原因...你可以看下下面一些投资机构的研究报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山西省新近推出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政策,将使其2009年的实际煤炭产量减少2亿吨左右。同期,内蒙古以及陕西省等地煤炭产量有较快增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格局不变,这两部分增量尚不足于弥补山西省煤炭产量减少。未来GDP增幅注定逐季提高。煤炭供求关系的改变确保未来煤炭价格稳定甚或小幅上升。国外煤炭价格对于国内的冲击有限。煤价走强,煤炭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低成本壮大规模的机会增多,煤炭板块业绩将普遍高于此前预期,业绩向好提供了投资煤炭板块的价值空间。我们提高煤炭投资评级为“增持”。首推山西省主要煤炭上市公司,继续推荐买入潞安环能(601699)、西山煤电(000983)、兰花科创(600123)。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对炼焦煤子行业供给冲击较大,关注焦煤价格稳定,金牛能源(000937)、盘江股份(600395)等将由此获益。

内容提要

山西省新近出台的10号文件,意在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重组后的单个企业规模最低为300万吨/年,单井规模不低于90万吨/年,在2009年年内完成报批和矿井压减任务。——“新政”被认为是改变山西省煤炭生产格局、左右乡镇煤矿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也是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整顿。

山西省此次兼并重组要求极高,各地情况又大不相同,即便顺利上报兼并重组,煤矿的设计、建设、以及验收等将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因此,乡镇煤矿的复产进度将比此前预期的慢很多。乐观估计,部分煤矿至少要到2009年第四季度才会复产。

此次山西省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新政”,中止了乡镇煤矿原本打算的陆续复产,乡镇煤矿第一季度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煤炭产量会大幅度减少,并因此影响山西全省的煤炭产量以及在全国的占比。我们预计,此次兼并重组政策,实际将使得山西全省减产2亿吨左右。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以及陕西省的煤炭产量有大幅度增长,不过,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内蒙古和陕西对于市场的冲击非常有限。进口增加以及出口减少也将增加国内煤炭实际供给约3000万吨。这两个因素无法弥补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引起的煤炭减产。

第一季度GDP同比上涨6.1%,今后实体经济逐季走好已经是显然的事实。市场煤炭价格由于供求关系改变,今后至少会保持稳定,缓步上涨概率极大。当然不同煤种表现有所不同。——这点已经超过市场此前对煤价较为悲观的预期。

资金推动下的煤炭板块的估值水平随大盘水涨船高。至少现在看来,这种资金推动的力量依然,煤炭板块还将因此获益。未来煤炭价格稳定甚或上涨,兼并重组推进将给煤炭上市公司带来更多低成本的规模扩张机会,预计今年煤炭生产成本与2008年持平,以上因素将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业绩支撑煤炭板块价值投资空间。提高煤炭投资评级为“增持”。首推山西省主要煤炭上市公司,继续推荐买入潞安环能(601699)、西山煤电(000983)、兰花科创(600123)。关注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对于炼焦煤子行业供给的巨大冲击以及价格的带动作用,金牛能源(000937)、盘江股份(600395)将由此获益。

投资要点:

山西减产,5 省大幅增产。1 季度内蒙古、贵州、陕西、新疆、安徽是5 大增产省份,合计占增量的80%以上,山西、河南是主要的减产省份。内蒙古、新疆、陕西、贵州等增产幅度较大的省份,乡镇煤矿的占比较高,而乡镇煤矿≠小煤矿,北方省区除山西外,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开条件较好的省区,乡镇煤矿规模较大,的调控力弱。

需求回暖。钢材价格则在经历连续10 周下跌后,从5 月1 日后出现回升。钢铁产能较为集中的唐山地区目前焦炭较紧缺,开滦股份焦炭提价100 元后仍供不应求,但目前钢铁的承受力有限,焦炭继续提价的空间仍待钢价的持续上涨;直供电厂耗煤在3 月1 日以来经历连续9周的下降后,在5 月10 日首次出现回升,随着钢厂以及相关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电力行业对动力煤的需求趋势有望转好。

动力煤进口仍有套利空间,焦煤国内外价格接轨。国际海运费近期反弹,澳西-日本月份上半月均价创08 年10 月份以来新高,月环比涨幅16.41%。运输费用的上涨使进口煤竞争力有所减弱,但当前动力煤进口仍有套利空间。考虑运费后,5 月上旬澳煤到岸价格仍较国内高25美元/吨,这一差额较08 年10 月、11 月的差价缩小5 美元左右,但仍为历史较高水平,焦煤到岸价格1100 元/吨,国内外价差完全弥合。

动力煤短期坚挺,中期仍面临压力。对动力煤需求的担心已经退居次位,短期内山西小煤矿复产进度缓慢,旺季临近,动力煤价格有望维持坚挺。但中长期来看,动力煤在供给侧仍面临内忧外患,我们对动力煤中长期价格仍相对谨慎。

焦煤价格底部确认。焦煤供给面山西临汾、吕梁、古交等焦煤主产区的小煤矿复产进度依然缓慢,国内供给依然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国内外价格接轨进口动力减弱;需求面钢铁、焦炭产能利用率回升、通过焦钢间接出口继续恶化可能性不大,目前价格获强力支撑。

上调焦煤子行业投资评级。基于焦煤价格止跌并可能小幅回升的判断,我们认为焦煤子行业盈利预测和估值水平都存在上调的空间,上调焦煤子行业的投资评级,相应上调西山煤电、盘江股份、开滦股份评级至增持,上调潞安环能、平煤股份至谨慎增持。动力煤消化新增产能仍需时日,考虑到动力煤公司的权重,我们对整体行业及动力煤子行业仍维持中性评级,动力煤价格低位徘徊,产能扩张较大的公司有望实现盈利增长,动力煤的优选品种为大同煤业和国投新集。

投资要点:

■09年电煤夏季消费高峰期提前启动。进入5月份,我国主要城市平均气温数据看,较往年偏高。这说明

今年夏季提前到来的概率较大,从而带动电煤夏季消费高峰期提前启动。加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陆续开工的

提振作用,动力煤价格有望先抑后扬。

■煤炭行业供需维持弱平衡。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下游行业将陆续回暖,终将带动上游煤炭的需求,

这在下半年会体现的更明显。同时受小煤矿安全整顿与关闭的影响,煤炭产能不会集中爆发,煤炭供需维持

弱平衡的概率加大。

■更看好动力煤、无烟块煤子行业相对乐观,对炼焦煤和喷吹煤子行业持谨慎态度。考虑到夏季用煤高

峰期的提前启动,电煤价格将获得支撑;近期钢材价格反弹,但需求的恢复仍有待观察,且中小钢厂复产又

将对钢材价格形成压力,因此炼焦煤和无烟喷吹煤价格的上涨空间受到限制,但下降空间亦不大。无烟块煤

供给有限,需求相对稳定,价格相对坚挺。

存在风险:

■合同煤价格低于预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及下游行业发展低于预期;进口煤增加,将对沿海

市场煤价带来波动。

综合评价及评级调整:

■维持煤炭行业评级为“推荐”。我们认为宏观经济已经见底,煤炭行业需求将逐步恢复。下半年随着通胀

预期的加强,煤炭股的抗通胀特性将继续受到关注,维持煤炭行业“推荐”评级。

煤价为什么会降价!

太原市将预发本年度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补贴标准为8960元/车。出租车2021年新政策,减少或取消出租车燃油补助,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贴中的涨价补助将退坡减少。出租车2021年油补政策暂未出炉,但是从此前发布的方案来看:以2014年实际执行数为基数逐步递减,其中2015年减少15%、2016年减少30%、2017年减少40%、2018年减少50%、2019年减少60%,2020年以后另行确定,相关支出不再与用油量及油价挂钩。

长期煤炭价格上涨对今后中国经济运行有什么影响

1:交通技术进步,运输成本下降。

2:其他能源供给扩大。

由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天然气、电力输送,使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污染严重,成本较高的煤炭需求量大幅度下降,迫使煤炭价格下降,以获取竞争力。目前我国新能源开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例如高原地区的太阳能,沿海和内蒙古地区的季风能,西南地区的水电,以及正在大力建设的核能,使煤炭无论在价格和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低。

3: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煤炭勘测发现大量煤矿,煤炭的市场供应量提高,供求关系对价格进行调整。这是市场的自我调节。

4:低碳生活的倡导,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不得不降价以促销获得市场。

5:煤炭开技术进步,开升本下降。

6:火电及钢铁冶炼工业的技术改进,降低了煤炭消耗量。

还有其他更方面的原因我就不细说了,比如政策的调整等等。

不过总的来说,煤炭依旧是我国当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能源来源,广阔的中国市场为煤炭业带来巨大的需求,因而煤炭即使价格下降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降价总体上是技术进步,供求调整,成本下降等市场因素带来的变化,短期内煤炭业依然是暴利行业(这东西又不要成本,挖出来就能卖),所以煤老板很多,而且都很有钱啊!

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虽然经济繁荣离不开石油,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却主要是由煤炭而非石油来驱动,因为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费中70%是煤炭。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同样水平的价格上涨,煤炭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大於石油价格上涨2.5至3倍。因此,中国的PPI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於煤炭价格。

过去5年内,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全国煤炭产量以年均11%的速度递增,而电力、冶金、建材等三大主要耗煤行业的煤炭消耗增长更快。特别是电力行业,2005年以来,全国新增装机2.94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增加2.42亿千瓦,相应增加煤炭消费7亿多吨,去年电力煤炭消耗达到14.3亿吨。同期冶金用煤从2.3亿吨增加到4.2亿吨,建材用煤从2.9亿吨增加到3.5亿吨。2008年上半年,火电装机增长12.7%,钢材增长12.5%,水泥增长8.7%,煤化工产业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之势,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正快速延伸扩展。中国的煤炭危机由煤价上涨和电煤短缺中初见端倪。

中国煤价也已经大幅度上涨。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同优混煤价格从270元/吨左右开始上涨,截至到2008年7月21日,达到1065元/吨。由於煤炭与石油之间的可替代性,国际油价上涨会推动煤炭价格上涨。即使中国煤炭基本自给,国际煤炭上涨至少会加剧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预期。国际能源市场价格走势基本反映全球能源供求关系。中国和印度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都是人口大国,一次能源消耗都以煤为主,加上高速增长的经济,种种因素都是对未来煤炭需求的有力支撑。与不断增加的需求相对应的,是煤炭的不可再生性,煤炭市场价格也会在将来供求失衡的预期下得到有力支撑。

有专家认为,中国煤炭的价值被长期低估,但经过近几年价格上涨,价值低估状况得到改善,今年上半年短期快速突现,投机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这麼分析即使有其合理性,也不能指望有短期大幅下行的可能。如果煤炭需求仍然以目前的增长速度,考虑到即将出台的税和环境税,煤炭价格继续上行的可能性很大。

理论上说,煤炭不会用完,煤炭的稀缺将以价格来体现,价格会上涨,直至有效的能源替代出现。按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反过来,一旦中国出现煤炭短缺而需大量进口,将对国际煤价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中国煤炭消费已占全球总量的40%之高。那麼,长期煤炭价格上涨对今後中国经济运行有什麼影响,短期的能源价格政策对中国长期能源战略有什麼影响?这是一个能源战略政策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如果现在把低价煤炭通过钢铁等高耗能产品而大量出口,煤炭短缺时再以几倍高价买回来,我们是不是在为别人白辛苦?目前石油给予我们的教训应当吸取。今後的国际煤炭市场也不容乐观,印度也是一个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国家,经济正以8%的速度增长,也将很快进入高能源需求阶段。到2020年,美国可能还有很多煤炭,但会以什麼价格卖给你?如果煤炭短缺真的出现,中国能源安全会受到什麼样的威胁

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2022年3月17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再次调整后,油价进入“9元时代”。对于燃油车尤其是大排量车的车主来说,油价高得让人不敢开车。

为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想购买电动汽车。众所周知,不仅汽油价格一再上涨,电动汽车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特斯拉7天内3次涨价,零跑最高涨价3万。一方面是汽油价格飞涨,另一方面是电车价格。车主该如何选择?

20多家车企轮番调价

自2022年3月1日起,长城欧拉、上汽荣威、威马、广汽艾安、比亚迪、奇瑞新能源、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或传统品牌新能源汽车宣布涨价。

欧拉汽车在官方用户APP上宣布,调整欧拉豪猫GT版价格。调整后,价格将上涨12000元。同日,威马汽车宣布,将逐步调整部分车型的生产进度和价格,个别车型将在原价基础上分别上涨3000元和4000元。

在部分车企带头涨价后,更多车企坐不住了。仅2022年3月18日,小鹏汽车、几何汽车、零跑汽车等部分车企就发布涨价通知。其中,零跑C11性能版涨价3万元,成为单次涨幅最高的新能源车型。

一些车企甚至认为一次涨价还不够,之后继续调整价格。 2022年3月19日,此前调整价格的威马汽车、长城欧拉相继宣布继续上调产品价格,涨幅在6000元至2.6万元之间。不仅国内车企纷纷涨价,特斯拉也是如此。 2022年3月10日至17日短短一周内,特斯拉三度提价,几乎所有车型都进行了调整,涨幅约为5%。不少犹豫买车的车主感叹,短短一周就丢了一部苹果手机。

而且,不仅四轮有轨电车价格会上调,就连两轮车小牛也在2022年3月21日宣布,从4月份开始重新调整产品零售价,涨幅从200到1000元不等。。从这波涨价势头来看,无论是一线车企还是二线车企,国内车企还是国外车企,四轮车还是两轮车,几乎没有一家能坐稳,而有轨电车“涨价”已成趋势,为什么?

原材料涨价影响大

对于这波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2022年二季度电池成本的上涨“非常离谱”。无奈之举并不是车企自己赚了更多钱,而是他们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给了消费者。

纵观各车企在涨价公告中提到的原因,都大同小异。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芯片紧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是本轮有轨电车涨价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确实是2022年电动汽车行业受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因素。我们先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说起。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大。过去一年,钴、镍、锰、锂及其化合物等金属原材料出现大幅增长。

例如,前期锂价仅为3万元/吨,而2022年2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上涨至48万元/吨。从价格走势来看,会比较直观,基本上是“直线上涨”。

就连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出面回应,称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锂行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还会不断增加,矛盾可能就在这里。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外,芯片短缺一直是新能源车企的痛点。由于疫情反复,缺货问题自2021年以来一直持续,导致不少车企出现交付困难。从宝座上跌落也是因为工厂产能跟不上,无法及时交货。

上述两种原材料短缺问题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更加突出。战争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飞涨,芯片供应更是雪上加霜。短期内,电动车企业可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至于电动车企业最后的压力,还有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退坡的问题。2022年年初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以2021年为基础,上下坡度均为30%,消费者购车补贴也将于2021年结束。 2022年12月31日,对于不少新能源车企来说,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原材料上涨压力尚未结束。在资金和运营的压力下,再加上补贴退坡导致的一批车企来说,选择一起涨价其实比一起打价格战要好。

电车还香吗

由此看来,电车开启涨价潮,确实是无奈之举,毕竟如果价格压力不传导给消费者,任由电车行业内卷,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对消费者来说,则显得有点为难了,在油价持续高企的时候,不少消费者都可能转投新能源车的怀抱,但随着购置补贴退坡、车价上涨,消费者对电车的消费欲望还会持续下去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不如说是让车企两难的痛点。

纵观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仍没有能赚钱的企业,就拿“蔚理鹏”来说,小鹏从18年-21年上半年,三年半累计亏损98亿元;理想则合计亏损44.5亿元;而蔚来的亏损则更为夸张,仅2018年一年便亏损了233亿元,三家企业的盈利依旧遥遥无期。不仅第一梯队的新能源车如此,赴港上市的零跑汽车,三年来合计亏掉48亿,营收还不够亏得多。

可见,亏损确实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常态,而主要原因是有轨电车前期在研发和工厂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能源汽车市场。从投资上来说,有轨电车与传统汽油车不同,离不开网络营销和推广手段。烧钱抢用户的趋势依然无法避免。就连龙头企业特斯拉,也在成立第18年实现了全年首次盈利。只有成为市场领导者,才能凭借规模优势打开盈利空间。

因此,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他们也明白,一旦选择提价,很可能会缩小消费规模,但他们宁愿在有限的市场中与其他车企竞争,也不愿独自承受成本压力,继续前行。早点亏钱。让各大车企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如果再退一步,车企可能还没赢得市场就倒下了。

不过,电车涨价可能会暂时浇灭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但此次是整个电车行业的价格调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独善其身,消费者在考虑购买电车时,价格只会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待电车价格回稳之后,电车仍有其自身的魅力,不同车企也能在品牌魅力、驾驶体验以及智能化配置上,重新吸引消费者。

新能源车对消费者来说香不香,或不能只从售价这一点来考虑,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也不妨在这轮涨价潮里,抓住提升自身汽车品质的机会,通过技术等硬实力来促进自身增长,才是硬道理。